6月21日,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四次学术会议在长春召开。国医大师、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高级顾问、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南征,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副院长黎明全,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胡洋,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学术部副部长王愉出席会议并致辞,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海波主持会议开幕式。
01能中会西,为学科发展提质提效
“为弥补自身不足而勤学,为维护健康而生活。”南征表示,重症医学的临床工作者可以说是最辛苦的,要积极做到中西医融合、中西医并重,各取所长,壮大具有象思维等高水平的重症医学人才队伍,还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临床水平的同时,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黎明全谈到,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重症医学的创新发展正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医院会继续大力支持重症医学学科发展,并期望借助学会专委会的平台,重视学术交流与人才培育,充分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独特优势,同时结合西医的精准医疗和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且有效的治疗方案。
胡洋首先汇报了专委会去年的工作成绩和本年度的重点工作方向,并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四大板块内容,着眼未来,专委会将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深化中西医结合,组织高水平学术活动,广邀省内外专家讲座研讨,推动重症医学知识和技术进步,还将加大力度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重症医学人才,为学科发展打下基础。
王愉表示,重症医学在医疗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融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极高的要求。他期望通过今天的专题讲座和手法培训等,多措并举,为与会人员搭建好汲取学科发展新动向和学习重症疾病临床诊疗经验的平台,以整合中西医优势为笔,描画全省重症医学专业领域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02中西医融合,探寻重症患者高效诊疗之路
作为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重症患者的中西医治疗培训班》,会议特别邀请了来自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的8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吸引到省内外近40家各级中医、西医医疗机构的180余位临床工作者到场参与学习。
吉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永杰围绕《重症破伤风的ICU救治》这一主题,阐述了在治疗重症破伤风过程中,早期识别、迅速干预以及多学科协作的至关重要性,并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此领域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长辉以《脓毒症AKI机制及研究进展》为题,讨论了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KI)的病理机制和研究进展。他指出AKI是重症医学科的挑战,其机制包括炎症、微循环障碍和氧化应激。并分享了关于炎症介质、细胞自噬和治疗靶点的研究成果。
黑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康复科主任蔡国锋带来《交叉电项针为核心技术的中西医结合重症康复》的专题讲座,他指出,重症患者常有功能障碍,传统康复手段难以迅速满足需求。交叉电项针技术,一种中医康复创新手段,通过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加速恢复,与西医方法结合,能显著提高康复效率和效果。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婉嫣以《血液灌流在脓毒症患者的应用》为题,阐述了血液灌流如何有效清除脓毒症患者体内的炎症介质和毒素,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中心副主任刘德新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应对策略》的讲座中分享了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最新应对策略,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感染控制措施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他认为,多学科合作在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中至关重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洋以《脓毒症相关ARDS的诊治和中医药干预》为题,她和团队将中医理论与现代重症医学结合,用于治疗脓毒症相关的ARDS。该方案结合了西医的生命支持和器官功能维护,同时利用中医药调节机体平衡和增强免疫力,以精准控制和有效干预病情。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李南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脓毒症:持续输注》讲座中表示,脓毒症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合理且足量的抗生素使用。通过持续输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优化药物暴露,从而更好地发挥抗菌效果。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王威以《根霉菌感染肺炎的思考》为题,结合临床案例,讨论了诊断和治疗的挑战,并介绍了其团队在中医理论和现代微生物检测结合下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03强化应用,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
学在实处,谋在新处。
此次会议除了学术交流外,还组织设置了支气管镜专题培训、病例比赛以及优秀论文征集等多项板块。
在下午的支气管镜培训环节中,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与会代表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实训教学课”。
“还是自己上手了才体验深刻,对于支气管镜的操作更加熟练了!”
“这样内容丰富的学术会议实属难得,机会很珍贵,我们科室都组团来学习。”
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不仅加深了对支气管镜操作技巧的理解,还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吉林省第四届急危重症青年医师病例演讲比赛”同期开幕,本届比赛邀请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永利、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长辉、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孙宏志、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婉嫣、松原吉林油田医院易梦秋、大连市中心医院李政霖、吉林省人民医院赵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吴秋成共计8位评审专家,为参赛病例进行点评,也为选手进行点拨。
参赛选手们围绕急危重症的临床诊疗,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他们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分享了精彩的病例分析和治疗心得。评审专家们则根据病例的复杂性、诊疗方案的创新性以及演讲者的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分。
最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原艺和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的纪书剑荣获一等奖;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的张伟、大连市中心医院的朱虹以及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乐群院区的纪秋营获得二等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的周艳鹏、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张彬彬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方志尧获得三等奖。
据悉,会议期间还面向全省征集重症医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共收到30余篇投稿,经专家严格评审,最终19篇论文脱颖而出,获评为“优秀论文”,并汇编成论文集。
会议由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