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白山松水之地,我们共同为中医肺病学科传薪火、育英才、创发展。在今天,全国名中医张洪春工作室正式落户!”
8月24日,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会议在长春召开,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院长朱国琪,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静静,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肺病科主任赵东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学会学术部副部长王愉主持开幕式。
朱国琪提到,此次学术会议为中医肺病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并表示医院一直致力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在肺病治疗上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他希望通过会议推动中医肺病学术研究发展,加强同行交流合作,共同为提高吉林省乃至全国中医肺病诊疗水平贡献力量。
李静静指出,中医药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医人的不懈奋斗与开拓创新。全国名中医张洪春工作室在吉林的成功落户,将为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为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助力我省中医药事业攀登新的高峰。
赵东凯首先汇报了专委会未来的工作计划,并期望通过本次培训班系统化、前沿性的学习,帮助省内临床工作者拓宽视野、提升技能,并能迅速将所学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提高其专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助力吉林省中医肺病事业的蓬勃发展。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全国名中医张洪春工作室落户揭牌仪式,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室落户将在全省中医肺病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它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医肺病传承创新发展的平台,致力于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医肺病人才,为中医肺病学科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医肺病诊疗技术高质量发展,传承好、发展好、交流好各名医名家的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以实际行动推动中西医协同诊治肺病的学术经验研讨,会议邀请7位专家进行讲座,吸引了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相关领域研究的临床工作者120余人参加会议。
全国名中医、首届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张洪春以《慢阻肺中医药治疗优势及其探索》为题,系统介绍了慢阻肺在不同阶段的诊治经验,并详细阐述了中医药在治疗慢阻肺方面的独特优势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李得民以《肺栓塞指南解读与中医实践》为题,深入探讨肺栓塞临床诊治的难点问题,规范抗凝诊疗思路,并结合重症病例的早期救治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中医、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宫晓燕以《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诊疗思路及探讨》为题结合临床案例的分享,融入2025年指南中提出的新概念“临床治愈”,并对临床用药给出方向。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重症科主任黄颖新以《结核病诊疗质量控制要求》为题,详细讲解了结核病诊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强调了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加强结核病诊疗质量控制,对于提高诊疗效果、降低传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副主任医师、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李萌以《临床决策下的精准戒烟:基于证型分层的减毒增效中西医整合路径》为题,针对当前戒烟领域的挑战,阐述了临床决策在精准戒烟中的重要性。她提出,基于中医证型分层,结合西医治疗方法,可以形成一套减毒增效的中西医整合戒烟路径。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春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周丽雅以《浅谈咳嗽的中医辨证》为题,从中医经典理论出发,深入剖析了咳嗽的辨证分型与治疗原则。她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分享了不同类型咳嗽的辨证要点及有效方剂,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指导。
赵东凯主任委员以《浅谈半夏在经方中的应用》为题,从半夏的药性与功效出发,详细探讨了半夏在经方中的灵活运用。他表示,半夏作为一味经典中药,在不同经方组合中能够发挥独特的祛痰、止咳、和胃等功效。
同期还举办了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培训班》以及《中国戒烟防治策略、中西医结合结核病防控诊治经验培训班》、《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宫晓燕教授学术思想传承班》等系列学术活动。
会议由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吉林省中西医结合结核病质控中心,吉林省卫健委国家级戒烟门诊,宫晓燕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