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0 8:41:52来源:吉林省中医药学会
11月16日,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三届二次学术会议在长春召开。岐黄学者、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健,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副院长王晓岩出席并致辞。学会秘书长李静静参加,学会学术部副部长王愉主持会议。
王健指出,本次会议内容丰、规格高,不仅贴合会员临床科研所需,更契合循证医学新发展理念,学会作为全省5A等级社会组织、全国知名的品牌学会,在做好内科、外科等临床学科学术研讨基础上,还积极搭建循证医学专委会这样的平台,将为下一步规范化、系统化探求临床证据,强化RCT、真实世界研究,全面促进中医药循证能力提升贡献力量。
王晓岩简要介绍了专委会上一年度的工作概况,并表示,循证医学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组成和助推引擎,专委会将继续整合资源,助力多学科交叉联合开展循证医学的理论研究,聚焦临床高级别证据的探寻研究与总结梳理,开展更多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全力服务中医药循证能力与临床实践融合互促,和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科研水平的提升。
为进一步研讨临床证据的甄别、评价、转化,搭建研讨中医药循证研究新进展的平台,助推我省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水平与应用能力迈上新台阶,同期举办了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药循证能力与临床实践培训班》,并吸引到来自长春、吉林、四平、辽源、松原等地的108人参与学习。
“Meta源于希腊语,是以汇总众多研究结果的各种定量分析为主体的一种研究方法。”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波教授首先以《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为题,带来一场以科研新方法、新思路为核心的报告,其中阐述了系统综述的定性、定量等类型,详细介绍了系统综述与传统文献综述的区别,场内不乏正在进行科研的中青年中医,李波教授还讲解了“撰写研究方案、检索研究、选择鉴定、质量评价、资料提取、资料分析与综合、结果解释”的研究步骤,并同大家进行互动交流和现场答疑,还对Meta指征、Meta回归、网络Meta分析、分析选题与分析软件使用等内容做介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主任、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佳新带来《膜性肾病循证医学研究现状》的专题报告,介绍了膜性肾病的概念与分期以及我国膜性肾病流行病学特征,就发病率的地域差异、年龄及性别趋势进行了分析,从免疫抑制剂使用的角度解读了膜性肾病治疗指南,通过其临床证据研究,还发现膜性肾病与空气质量、遗传易感性等有一定的发病关联,他也分享了RTC试验结果表明的奥妥珠单抗等新疗法、CNI单一疗法与联合用药的临床证据比较等研究心得。
“我们要弄懂研究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即要剖析好临床科研的具体组成,更要明确研究如何起作用。”王晓岩主任委员以《从研究设计到循证实践》为题,聚焦如何有的放矢做好临床研究的设计、如何做好科学研究的创新、如何科学分析预测变量与结局变量、如何正确处理研究误差等话题展开讲授,为与会者今后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科学研究夯实基础、拓宽思路。
辽源市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修玉从肩手综合征命名沿革、该病分期与临床文献研究、肩关节疾病异常位移的临床观察与总结、肋锁间隙卡压发病机制假说的提出、科研立项与临床循证新进展、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干预措施与治疗方案等方面,做题为《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相关研究与治疗体会》的专题报告。
长春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彭敬师围绕《基于循证证据的老年医学临床经验》的主题,对高血压、糖尿病、房颤三大老年常见病的循证研究与临床综合诊疗进行讲解。超过80岁的“老老人”,做好共病管理十分重要,对于老年患者血压控制的最佳方案、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情况下的老年医学证据研究、中医药在老年病方面的应用等方面,她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数据采集是临床科研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GCP办公室副主任、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崔英子以《临床研究证据的采集和管理》为题,讲解了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和真实完整性的重要性,重点解读了CRF工具的应用,遵循方案、符合法规、便于录入等五大CRF设计原则,表格设计与内容填写注意事项,不良事件报告表的填写方法,建立数据库与管理等实用内容。据悉,会议期间还进行了委员增补。经个人申报、遴选审定等,增补了吉林市中医院邱刚、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徐忠良等10人,成为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会议由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