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医药遇上戒毒康复,从探索到“产生火花”,这样一场跨越医者仁心与司法温度的对话,在吉林省戒毒康复所温情启幕。
5月23日,由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吉林省戒毒康复所联合举办的专题义诊活动成功举办。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特邀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吉林省劳动模范赵继福教授,来到戒毒康复第一线,为近30人开展中医特色义诊,以“望闻问切”的千年智慧助力戒毒康复事业,为特殊群体送去健康关怀。
有法可循:岐黄仁心为健康保驾护航
据介绍,如何破解毒品成瘾性,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是戒毒工作的重要任务。传统戒毒疗法仍有一定依赖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脱失率高,而且吸毒人员身体机能受到了巨大的破坏,更需要中医药进行综合调理。
在活动现场,赵继福教授及其团队以专业的医疗技能和温暖细致的态度,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了全面的中医诊疗服务。他重点通过脉诊、舌诊,系统评估戒毒人员体质状况,针对失眠、焦虑、体虚等戒断综合征开具个性化调理方案。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重点通过扶正祛邪的方法,来帮助他们重建身心平衡。”赵继福教授在问诊间隙强调,中医药在修复神经损伤、调节免疫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戒毒康复领域也能展现出非凡的价值。他还表示,通过合理的中药配伍,可以有效缓解戒毒人员因长期吸毒导致的身体机能损伤,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针灸、刮痧以及传统养生功法锻炼等,都能很好地融入戒毒医疗全过程,在改善戒毒人员因药物滥用引起的脏腑气机逆乱、代谢失衡、躯体不适、睡眠障碍等方面疗效显著,为他们走向新生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
14岁少年的警示:用文化清泉涤荡心灵荒漠
在义诊过程中,一位稚气未脱的14岁戒毒人员引发关注。少年坦言因“无聊而打发时间”,致使误入歧途的经历,令大家深感震撼。
“空虚感是侵蚀青少年防线的隐形毒剂。”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静静指出,要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加强对其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用文化的力量填补心灵的空白。值得欣慰的是,该少年经过所内中西医结合调理,现已基本戒断毒瘾,曾经的萎靡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青年的面色红润和眼神清明。
这位少年的转变,是一种对中医药戒毒效果的积极证明,更是对所有在戒毒道路上挣扎的人们的一种鼓舞。他的故事像一股清泉,涤荡着那些因毒品而荒芜的心灵,提醒着每一个人,无论陷入何种困境,只要有决心、有方法,总有一线希望,总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点亮希望:合力构建戒毒康复新生态
吉林省戒毒康复所政委付磊在陪同专家团参观现代化康复设施时介绍,吉林省戒毒康复所已形成中医药调理、心理干预的立体化戒治体系,特设蔬菜种植区域,诠释“以劳育德”的康复理念,另外高度重视戒毒宣传工作,通过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戒毒宣传的“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互动”,既提升了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又强化了戒毒人员与社会的联结。
付磊表示,此次义诊活动十分难得,专家们不仅运用中医药知识为康复人员进行诊断,还促进其积极接受治疗,为助其早日实现社会功能的恢复很有意义。
科技志愿在行动,中医惠民送健康。作为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一项专题活动,此次义诊活动不仅是一次医疗援助,更是一次心灵的抚慰与激励,让正挣扎在戒毒过程中的人们,感受到中医药的智慧与魅力,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走向新生的希望。
“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探索更多有效的戒毒康复方法,大力彰显中医药在戒毒康复领域的重要作用,也为构建戒毒康复新生态、守护生命尊严贡献一份力量。”李静静谈到。